一、废弃渣土的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
1.项目简介:地铁、道路、桥梁桩基工程等会产生大量的废弃渣土,其综合利用已成为国内外工程建设、城市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问题,处置不当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也将给环境带来严重威胁。本项目针对不同区域土质,基于其成分组成,开发强度增强型、流动增强型、轻质化等满足不同资源化利用的技术和材料及配比,为废弃渣土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2.技术优势:采用本项目的技术,通过不同场地和工程的应用,能有效提升废弃渣土的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其研究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3.应用场景:每个地区都面临废弃渣土的资源化利用难题,废弃渣土堆积场地越来越受限,其资源化循环利用势在必行,该技术的应用和后续产业化实现具有广阔的前景。
二、新型可降解聚乳酸热缩膜绿色包装
1.项目简介:目前市场上热收缩膜常用的树脂材料主要有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丙烯(PP)、聚偏氯乙烯(PVDC)、POF等,其中大部分热收缩膜材料回收成本高,也难以实现降解,遗弃在自然环境中会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此外,热收缩膜材料大多来源于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能源,能源危机也亟需其寻找可再生的替代品。本项目研究方向为研发目前市场上包装用热收缩膜的可降解替代产品。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2.技术优势:(1)引入反应性挤出技术,采用常用的塑料加工设备及工艺,制备所需要的增容剂PLA-g-MAH;
(2)紫外光辐照交联技术,采用紫外光辐照以引入交联结构,不仅保证了产品的全降解特性,还便于大规模生产。
3.应用场景:本项目技术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文教用品、工艺品、电子元器件,大型机械设备、五金、电器、玻璃制品、通讯器材等的热收缩标签或者表面封装与防护,实现了绿色包装。研究数据表明,2022年至2030年,市场将以5.9%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30年将达到65亿美元,应用前景广阔。
三、磺化聚苯并咪唑/噻唑的合成及其质子交换膜的研发
1.项目简介:能源和环境问题是目前人类面临的两大重要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短缺越来越越严重;同时,传统能源造成环境污染加剧,温室气体,PM2.5等带来的大气雾霾等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存环境。本项目研究开发了磺化聚苯并噻唑-共-聚苯并咪唑嵌段交联质子交换膜采用价格便宜的催化剂替代贵金属催化剂,以部分磺化的聚合物材料或非磺化的聚合物材料替代全氟磺酸(Nafion)质子交换膜材料。
2.技术优势:该技术大幅降低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材料成本,提高了膜的热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提升了膜的质子电率。
3.应用场景:燃料电池的应用具有广泛的市场价值,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质子交换膜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性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好坏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性能、成本及应用具有很大的影响。项目的研发可为燃料电池规模推广提供技术支撑,应用前景广阔。
合作方式:可通过委托开发、成果许可、技术转让、技术服务、产品推广等多种方式进行合作。
联系我们:河南工大高新产业技术研究院
陈老师:18595518880
韩老师:15937191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