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麦高值化综合利用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应用
1.项目简介:项目基于小麦综合利用与转化过程开展研究,取得了多项创新与突破。开发了纯度高达65%的小麦抗性淀粉和我国首款植物源免疫球/白蛋白,发明了麸皮湿热处理技术,麦麸提取率达60-65%;创建了调控细胞渗漏和抑制支路代谢技术,淀粉转化率达72%;开发了微生物发酵代谢主流节支减排技术及多款环保节能装备和全生命周期评价分析系统,实现了高浓度废水零排放。
2.技术优势:荣获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本成果选育的菌株在小麦和玉米淀粉发酵生产中的应用、开发的装备性能以及绿色化清洁化生产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3.应用场景:该成果实施以来,直接推广应用12家企业,其中在河南省内推广7家,在省外推广5家;该成果应用以来,开发产品9个。12家主要应用单位近三年新增销售额达到171.01亿元,新增利润达到59.58亿元,实现了小麦全价利用和高值化,展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二、大宗米制品适度加工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与示范
1.项目简介:本项目针对我国大米过度加工导致营养流失、能耗高、自动化控制落后等突出问题,探究了加工精度对稻米加工品质、食用品质、营养特性以及安全储藏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完成了消费者对适度加工大米的定性评价研究,建立适度加工大米品质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开发新型节能降碎抛光工艺,为大米适度加工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
技术优势:新研制的实时流量智能控制大米抛光机采用双辊串接技术,形成关键技术7项,开发装备5台/套,申请专利16件,建立了2条示范生产线;集成创新形成“六步鲜米精控技术创新体系开发及产业化”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重要科技成果2项。
3.应用场景:该成果先后在中粮粮油工业(巢湖)有限公司、益海嘉里集团、淮南佳益米业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示范应用。可将大米出品率提升约3.5%,能耗降低15%以上。
三、玉米加工增值转化技术开发与综合利用
1.项目简介:本项目创新了饲料质量安全检测控制关键技术,玉米胚及其制油生产中真菌毒素控制和脱除关键技术与玉米胚芽适度度加工与综合利用技术。解决了玉米胚和玉米油加工过程真菌毒素的安全问题,降低了加工助剂的使用量;突破了玉米胚芽稳态化处理、适温压榨制油、酶法脱胶、闪蒸高效传质、混合油精炼、潜在风险因子消减等多个关键技术。完善了饲料质量安全监管技术体系,提升了我国饲料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了动物性产品的安全供给;实现了饲料生产节本降耗、提质增效,推动饲料行业全面整体升级。
2.技术优势:本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两项,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应用场景:该项目技术可应用于油脂加工企业及饲料加工企业,可显著提升油脂加工的综合效益,总体排污水平降低25%,吨产品能耗和水耗分别降低15%和10%。
合作方式:可通过委托开发、成果许可、技术转让、技术服务、产品推广等多种方式进行合作。
联系我们:河南工大高新产业技术研究院
陈老师:18595518880
韩老师:15937191881